
手术台上的这位小姑娘,膨胀如鼓的肚子与纤细的胳膊形成鲜明的对比。
谁会想到,体重70斤的她,体内竟长着一颗30斤重的瘤!连医生都说,这是他近10年来见过的最大的瘤。
罕见!70斤重的孩子,体内瘤子30斤
小姑娘叫晓晓(化名),12岁,家住安阳。
术中,河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书峰,副主任医师鲍俊涛打开晓晓的腹腔后,果然印证了他们术前的怀疑,瘤体破了!大量淡黄色腹水瞬间涌出……

就是这个几乎占据了晓晓整个腹腔的巨大瘤体,不仅侵犯了她的部分正常器官、包绕着重要血管,还将她体内的心肺、胃肠等器官挤压到周边,导致她腹部膨隆、时不时地腹痛、大小便困难、一躺下就会呼吸困难。
更严重的是,瘤体破了,晓晓肚子里竟有约2800毫升腹水(大概4-5瓶矿泉水量),要不及时手术,她将面临生命危险。

晓晓术前
2个小时后,手术团队顺利地将这颗巨大瘤体和它侵犯的区域一并切除、取出,这个大小约25厘米x20厘米x15厘米的囊实性瘤体竟然重达30斤!

晓晓术后
危险!1个多月持续腹胀
手术室外,亲眼看到这个从孩子体内取出的巨大瘤子后,晓晓的父母震惊了!后悔了!要是早些带孩子来正规医院,也许,她就不会受这么多罪。
2月22日凌晨,鲍俊涛正值夜班时,接到急诊科电话,12岁的女孩晓晓因腹痛加重、吃饭呕吐、精神萎靡等情况急诊入院。
“患者当时腹部疼痛、膨胀,平躺呼吸困难,还有心功能衰竭趋势。”鲍俊涛说,急诊CT检查结果显示,晓晓的腹腔有巨大占位。

据晓晓的父母说,1个多月前,孩子莫名地出现腹痛、腹胀。因为晓晓住校,他们就带她在当地进行按摩理疗,1个月过去了也没见好转。3天前,本就消瘦的晓晓食量减少,还出现呕吐。急诊来省医的当天,晓晓吃饭时再次出现呕吐,腹痛也不断加重。
经过分析和讨论,张书峰、鲍俊涛怀疑,患者体内的瘤体很可能因为按摩破裂!病情不等人,几个小时后,晓晓就被推进了手术室。
提醒:小儿肿瘤被发现往往已是中晚期
病理结果显示,晓晓体内的肿物是巨大的畸胎瘤。术后,晓晓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恢复得很好,但因为重度营养不良,又住院改善了一段时间。

晓晓体内取出的巨大瘤体
鲍俊涛说,这是他近十年来见过的从孩子体内取出的最大的瘤体。为什么瘤子长这么大才被发现?小儿肿瘤很少见吗?并不是,据鲍俊涛介绍,病区里有1/4的孩子都是肿瘤,让他痛心的是,大部分的小儿肿瘤被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
他解释说,这是因为目前许多人还没意识到小儿也会得肿瘤。另外,小儿体检不像成年人那么规范,甚至很多孩子没有前往正规医院体检过。还有,小儿肿瘤早期的表现往往都是非特异性,即有可能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发热、贫血、腿疼等症状,极易被当成常见病治疗。
鲍俊涛提醒,小儿实体肿瘤发展快、转移早、早期多为非特异性症状,极易被家长忽视。孩子若有以下症状,应引起家长的警惕:
1.无明显诱因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如:颈部、腋窝、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
2.面色、口唇、甲床苍白等贫血貌;
3.不明原因超过2周慢性发热;
4.间断关节、腰椎等疼痛,伴倦怠感;
5.呕吐、体重不升反降;
6.腹围增大,触及腹部包块;
7.大小便排出困难、不明原因血尿;
小贴士:
小儿实体肿瘤尤其是神经母细胞瘤,经常粘连或包绕大血管,完整切除肿瘤手术难度大,河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充分运用血管分离及血管置换技术,对侵犯肝门、包绕肠系膜上动脉及腹腔干、侵犯一侧或双侧肾蒂、包绕下腔静脉及髂血管等复杂肿瘤进行完整切除。近年来,小儿外科联合肿瘤内科、超声科、影像科、放疗科等组建小儿实体肿瘤MDT团队,对每一例小儿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畸胎瘤、横纹肌肉瘤等进行综合评估,设计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患儿远期生存率。(宣传部 梁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