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少年一夜“长高”5厘米,这一刻他为何等了13年?

时间:2017-06-28

“我要走回家去!”13岁的小伦说。说这话时,他正坐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的1号病床上,背上粘着一道长长的医用胶布,覆盖着从背到腰的脊柱手术缝合口。

而他的家,在许昌鄢陵县彭店乡栗南村,离省医足有107公里

自从手术成功可以下床后,这个帅气少年爱上了走路。在病房里踱几圈他嫌不过瘾,想直接走回家去!

当然,这是一种喜不自胜的夸张表达法,是做完脊柱后凸矫正术后,身姿恢复正常的一种兴奋。

手术前,小伦身高167厘米,弯腰驼背,畸形的脊柱不但让他的躯体站不直,在同学面前也感到“直不起腰”,时常因同学的一个眼神而伤害到敏感的自尊。在公共场合,他总是捂得厚厚的,尽量不让同学看到背部曲线。像其他孩子一样光着膀子跑,更是不可能。他从学习上来赢取失去的自尊,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三名。


月16日,小伦的身高一夜之间“长高”5厘米,变成了172厘米。这可不是什么现代魔术,而是神奇的脊柱外科医学帮助了他。当天,省医骨科二病区高延征、王红强教授团队,为小伦进行了脊柱矫正术。手术很成功,术后十几天他就可以下床活动了。


站直了,“长高”了,小伦恢复了少年应有的阳光乐观。这不,当爸妈跟他说“孩儿,咱这两天就能出院了”时,小伦脱口而出“我要走回家”

曾经的悲剧

说起来都是泪


而在以前,脊柱后凸畸形带来的自卑阴影困扰着小伦年幼的心,他很少开玩笑,沉默寡言,不爱入群。


问题来了。既然脊柱矫正术如此有效,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改变,那么他的父母为什么不早带孩子做矫正手术?


说起来都是泪。小伦的父母在鄢陵务农为生,家里只有五亩沙地。为了照顾小伦和他姐姐,两人一直在家没有外出打工,收入微薄。这些年,父母倒是也带着小伦上北京,跑武汉,奔上海,南南北北求治了不少医院。


然而,高达15万元的手术费用,让小伦贫困的父母心有余力不足。这几年,带着小伦求医让家里欠下几万元外债;况且,他们还被告知“手术风险很大,效果不敢保证”。

就这样,小伦畸形的脊柱跟着身体一起长大。直到今年6月份,在栗南村驻村的第一书记杨爱琴告诉小伦的父母,省医启动了“中国梦?脊梁”工程,由智善公益基金会出资,河南省人民医院提供先进的脊柱外科技术,专门救助脊柱畸形的贫困青少年!


目前,该项目救助了全国1135位贫困家庭脊柱畸形患者捐赠手术费3千多万元。项目还得到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扶贫办支持,纳入了全省精准医疗扶贫系列活动。


这一消息对小伦父母来说不啻天籁之音。

福音

更多的贫困脊柱病患者挺直脊梁


他们立即到河南省人民医院,找到高延征。高延征仔细询问了小伦的家庭情况,看了其影像学资料后,认为小伦符合救助范围,并很快带领团队完成了手术。治疗所有花费7万余元,除掉新农合报销和基金会的慈善救助后,小伦父母承担的费用还不到8000元。


就这样,小伦幸运地成了河南首位获益“中国梦?脊梁”工程的小患者!


此时,离该项目在河南实施(6月6日)还不到一个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不但是该项目的河南首家特约救治医院,还完成了本省的首例项目救助手术


截止到6月28日,河南省人民医院3号楼一楼,“智善公益基金会青少年脊柱侧弯河南救助中心”已经收到了20多例患者的救助申请表。


接下来,救助中心将一一核对申请救助者提交的资料,并对符合救助条件的陆续实施手术,让更多的贫困脊柱畸形患者重拾生活质量和人生自信。


脊柱矫正术是一种难度大、风险高的骨外科手术。


常言道,“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那么,河南省人民医院的脊柱外科团队都偶哪些优势呢?

拿学术带头人、骨科二病区主任高延征来说,他是全国有名的脊柱外科专家,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委,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组长职务。以他为首的团队,如今已经治疗了近2000例脊柱畸形患者!这为他们治疗各种严重脊柱畸形积累了丰富经验。


同时,科室还拥有手术机器人术中三维导航术中CT术中神经监护超声骨刀等国际领先设备,并可应用世界先进的数字医学软件进行个性化手术模拟,可最大限度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这不,“中国梦?脊梁”工程第二位患者的手术已经排上了日程,这是一位44岁的重度脊柱畸形的农村女性,她丈夫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的后遗症,一家人过得举步维艰。


夫妻俩对慈善救助的手术充满期待,河南省人民医院的脊柱外科团队也正全力以赴,争取让全国更多贫困脊柱病患者挺直脊梁!

(注:文中患者为化名)


专家介绍

 

高延征,河南省脊柱外科诊疗中心主任,享受河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脊柱脊髓损伤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组长等一系列学术职务;擅长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在全国首例开展了颈椎非融合技术——动态固定技术(DCI),自行研制发明的颈椎记忆钢板(GYZ钢板)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相继开展了具有代表性的脊柱外科高难度手术: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腰椎非融合技术以及枕颈部畸形、肿瘤、环枢关节不稳和脱位等的手术治疗,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脊椎肿瘤的标志性治疗技术——脊柱肿瘤的后路全椎体切除术;自行设计的系列环钻用于椎弓根截骨治疗各种脊柱畸形,该方法已逐步在全省以至全国同行内推广;出版医学专著8部,设计或改良手术器械20余件,获国家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

 罗建平,主任医师,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三病区主任。1986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六年制,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畸形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脊柱分会脊柱畸形教育工作组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南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脊柱畸形学组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康复学会脊柱畸形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河南省脊柱脊髓损伤学会副会长,河南省骨科学会常委,《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河南省职工医学院学报》编委。 

王红强,系河南省骨科学会委员、脊柱学组秘书、小儿骨科学组副组长,省肢体畸形防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脊柱脊髓损伤学会常务理事,省中西医结合疼痛委员会委员;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治疗脊柱侧弯及后凸畸形、各种复杂颈腰椎疾患,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四肢畸形及严重创伤;2013年在河南公众调查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河南公众调查百姓满意的好医生”。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