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省医方案为食管鳞癌治疗带来新突破

时间:2025-11-03

近日,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河南省人民医院交出亮眼“中国答卷”——由胸外科主任魏立指导开展的BT-NICE研究,首次将“BTLA抑制剂(tifcemalimab)+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化疗”双免疫联合方案,用于局部晚期可切除胸段食管鳞癌围手术期治疗,相关II期临床研究初步结果以壁报形式展示(摘要编号:#2119P),多项关键疗效指标突破传统治疗瓶颈,为日渐高发的食管鳞癌患者带来全新治愈希望。

食管鳞癌占全球食管癌病例的90% 以上,2020年全球新发食管癌约60.4万例,其中超过一半(53.7%)发生在中国。中国的太行山脉周边地区是世界闻名的高发区,发病率可达普通地区的数倍。局部晚期可切除胸段食管鳞癌的患者,传统治疗多依赖单一免疫药或化疗,效果有限且术后复发风险高。魏立深入了解到这一治疗局限后----提出“双免疫联合化疗”的创新研究方向。

胸外科副主任医师丁成智介绍,从2024年10月14日启动患者筛选,至2025年5月,研究共筛选100例患者,最终17例符合条件者完成全部治疗流程。

这一创新治疗方案取得超预期疗效:17 例患者全部实现肿瘤完整切除(R0切除率100%),无一人因治疗延误手术时机;近95%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甚至消失(客观缓解率94.1%),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疾病控制率 100%)。更值得关注的是,41.2%的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未发现存活癌细胞(病理完全缓解率pCR),58.8%的患者肿瘤组织大幅退缩(主要病理缓解率MPR);94.1%的患者实现术后病情降期,原本肿瘤浸润深、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病灶浸润变浅、转移迹象消失,复发风险显著降低。

临床数据显示,pCR和MPR指标越高,患者的生存期通常越长。该方案pCR率目前已跻身同类治疗前列,仅低于放疗方案,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也彰显了这一创新治疗方向的临床价值与应用潜力。

药物安全性方面,方案同样表现优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微的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贫血、呕吐等,仅3例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肌酸磷酸激酶升高等情况,无治疗相关死亡或严重并发症,充分证明方案的安全性与耐受性。目前基础研究与长期随访正在持续推进,为后续方案优化与精准治疗提供理论支撑。

魏立表示,作为全球首个针对局部晚期可切除胸段食管鳞癌的双免疫联合化疗围手术期方案,BT-NICE研究不仅填补了该领域治疗空白,为我国食管鳞癌治疗从“跟跑”走向“领跑”迈出关键一步,未来有望成为全球范围内此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让中国原创的抗癌成果惠及更多生命。(宣传部 胸外科)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