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顾建钦

作为新冠肺炎防治省级定点医疗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科学、规范、合理地优化防控工作方案、就诊救治流程、保障服务,确保“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要求做细做实。
线下:区域分设 专楼专用
为了使发热患者就诊更有序,医院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把好体温监测关口,覆盖各个病房楼和诊疗区域;二是预检分诊初筛引导,在患者就诊集中的东门诊、西门诊、急救中心,分别设立3个预检分诊处,在评估患者流行病学基础上,对发热患者进行初筛、引导就诊;三是发热门诊区域分设,实现双向引流。在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开设感染发热门诊,开辟5个诊间,收治经流行病学评估、与武汉相关的发热患者;在门诊西区二楼开设急诊呼吸门诊,开辟3个诊间,收治与武汉不相关、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经过体温监测、预检分诊的分流,两类发热患者分别被引导到不同区域诊治。
公共卫生医学中心运行坚持平战结合。平时,主要承担感染性疾病防治、肝病防治以及在推进医防结合方面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疫情防治期间,实行专楼专用制,将其作为新冠肺炎救治专用区域,配备专职人员、专用车辆等,进一步规范专用病房、功能分区和救治流程,确保更好地应对患者救治尤其是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
通过区域分设、双向引流、专楼专用、精准防控,医院对发热患者的筛查、分诊、留观、救治实现了科学管理。截至2月9日,共有4362例发热患者来医院就诊,其中1901例患者被引导到感染发热门诊就诊,2461例患者被分流到急诊呼吸门诊,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实现了“不能慢待任何一个前来就诊的患者,不能推诿任何一个与新冠肺炎相关患者,更不能放走一个疑似患者”的目标。
线上:远程咨询 区域协同
1月25日,医院上线新冠肺炎线上咨询服务门诊,面向公众提供权威、专业、及时、为民便民的“互联网+大卫生健康”服务,加强区域协同,实施分级诊疗,借助医院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协同平台和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线上系统,为新冠肺炎防控救治提供解决方案。
线上咨询服务门诊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
远程会诊指导基层防控救治。启用“联防联控-发热患者远程会诊中心”,以公共卫生医学中心远程会诊平台为中心,组织专业医疗团队,借助互联智慧分级诊疗网络和信息化技术,联通全省138家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协作医院(其中包括全省104家县级、市级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展开联防联控。
团队式线上门诊服务。感染性疾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科医学科等相关专业240位专家入驻,就患者关心的新冠肺炎问题提供诊疗咨询,适用范围包括轻症患者(发热低于38摄氏度)、自行在家隔离人员、有其他健康问题咨询人员。
卫生健康与疫情防治知识科普宣传。借助文字、视频等多媒体传播手段,集中刊载群众关心的卫生健康知识、疫情防控方面的科普作品。
疫情防控专业学术权威解读。刊载国家、省内相关权威部门发布的防控指南以及权威专家发布的疾病防控方案、经验。
依托医院“96195”综合服务平台,全天候提供新冠肺炎病情咨询、预约诊疗、发热患者就诊流程咨询、重症患者转诊转运、患者回访等服务。
航空、地面、互联网紧急救援服务。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急救服务;借助覆盖全省310个位点、覆盖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航空紧急救援网络,开展航空医疗紧急救援。
预约诊疗。通过微信、支付宝、网站、“96195”综合服务平台预约等多种形式,实现发热疾病预约检查、预约诊疗、预约转运。
互联智慧药品服务。通过互联智慧药房,针对不方便现场取药的患者开展药品配送服务。
新冠肺炎线上咨询服务门诊上线以来,有13万多人予以关注,有效发挥了区域龙头医疗机构在区域疫情防控方面的担当、引领作用,对基层医疗机构强化疫情防控提供了及时专业的远程指导,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专业、权威的疾病诊疗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