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科

最新大脑扫描技术可识别“懒人”

时间:2017-08-30

     

      最新研究显示,工作中得过且过、爱偷懒的人,其大脑特定区域也许与那些勤奋苦干的人有所不同,他们的懒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咎于被称为“前岛”的大脑区域多巴胺过多,这是他们缺乏获得奖赏而努力工作的动力。虽然多巴胺一直被认为是对于大脑“奖赏效应”十分关键的神经递质,但新研究发现多巴胺在不同脑区其实有不同的效果。

神经递质决定懒人缺乏工作动力

凭借先进的大脑扫描技术,科学家已经可以识别大脑中影响一个人努力工作赚钱这个意愿的神经路径。大脑扫描图像显示“积极能干者”和“偷懒者”相比,大脑三个特定区域之间有所不同。

准备努力工作获得报酬的人在大脑被称为纹状体和腹正中前额皮层的两个区域中有更多用于神经传导的多巴胺。这两个脑区在对行为奖赏的感知和动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偷懒者”却缺少动力去努力工作获得奖赏。研究发现,偷懒者大脑前岛区域的多巴胺水平更高。前岛是和情感、风险感知相关的脑区。而多巴胺则是一种神经化学递质,它通过在神经元彼此连接的“突触”之间传递化学信号帮助神经元之间彼此“交谈”。

美国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心理学家Michael Treadway参与了此次研究。他说:“过去,在老鼠身上所做的研究显示,多巴胺对于奖赏动机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但是这个研究提供了关于多巴胺如何决定个体行为差异的新信息。”这一发现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上。

共有25名年龄在18~29岁的健康志愿者参与了此项研究。为了测定他们为了货币奖励而工作的意愿,参试者被要求执行一系列需按按钮的任务。一个简单的任务可赚1美元,任务难度越大,奖励越高,最高可达一个任务4美元。在做出选择后,参试者被告知获得高、中或低不同级别奖赏的可能性。一个任务持续大约30秒,他们必须在20分钟内重复执行这些任务。研究者通过脑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技术,监控测量参试者大脑中多巴胺的活动,得出了以上的研究结果。

未来或可客观测量抑郁症

对很多人而言,词语“懒鬼”(slacker)被科恩兄弟执导的电影《谋杀绿脚趾》里的主角所人格化。新研究显示,影片中的主角、绰号“城里人”的勒博斯基想保持无业状态,花多点时间打保龄球,这种缺乏动力的“懒惰”行为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他大脑中的化学物质。

研究领头人David Zald教授也来自范德比尔特大学,他说:“目前,我们还没有任何数据可以证明,实验中20分钟的行为可以等同于一个人长期的成就。但如果它的确可测量出一个人的特质拥有努力达到长期目标的意愿,那么研究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科学家们说,他们对于多巴胺在大脑前岛区域所起的作用感到惊讶。研究显示,这个脑区多巴胺多,工作欲望反而会降低,即便这意味着赚更少的钱。在过去,多巴胺一直被认为和“奖励—驱动”行为相联系,事实却是多巴胺在不同脑区有对立的效果。这一事实使治疗诸如注意力缺乏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病症变得更加复杂。

此外,Zald教授的研究团队正在从事一个更大的研究项目,旨在对抑郁以及其他心理失调病症进行客观测量和识别。“如今我们对这些心理失调病症的诊断常常是模糊的,是建立在主观的、自我报告症状的基础上的,”他说,“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客观测试,可判断病人是否因为最根本的神经系统的缺乏或失调引发病症,这将是多么有价值。通过客观测量,我们可以治疗根本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症状。”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