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存栏目

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入职研究生护士学术沙龙【第四期】(总第124期)

时间:2021-10-20

20211018日,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入职研究生护士第四期(总第124)学术沙龙活动在国际医疗中心全科医学科示教室如期举行。本次学术沙龙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护理研究中心干事石志宜、全体2021年入职研究生学历护士和我院培养的部分在读护理研究生共同参与。研究生护士陈晨、杨琳分别以《临床预测模型》、《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题进行了分享。

                                                   

预测模型是通过不同的预测变量组合来预测发生某结局的概率或提供估计概率的工具。研究生护士陈晨对诊断模型、流行病学模型以及预测模型的特点进行了区分,并就预测模型的适用背景、模型设计、实施步骤、质量控制以及模型验证等方面做出详细描述。其中,模型的选择需要依据研究中结局变量来决定,模型中的自变量需要根据临床知识或理论或既往研究来选择;模型的效果则需要通过研究的区分度、一致度来进行验证。接着,结合相关文献展示了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过程,并通过分享临床预测模型建立和验证研究报告清单,阐述了此类论文的报告规范。

                                                   

实施性研究是研究如何在临床实践中促进研究结果被采纳、应用和转化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识别常见的实施问题、了解知识转化的障碍和促进因素、开发实施策略、促进干预方案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将许多已发表的实施性研究理论、框架和模式进行提取分析和归纳整合为研究者探究证据实施中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全面且实用的理论框架1。研究生护士杨琳清晰介绍了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的概念及发展过程,对其涉及的干预方案特征、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个体特征及实施过程等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并对实施性研究在不同研究设计、实施过程监测、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中的应用展开了实例分析。

                                                   

研究生护士们在问答环节踊跃提问,互相交流学习。最后,本次沙龙的主持人护理研究中心干事石志宜做简要总结:研究的开展,须以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作为基础,希望研究生护士们通过学习,对今后遇到的临床问题进行严谨规范的研究,促进护理科研工作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1] 张秋雯, 庞冬, 胡嘉乐, 王志稳, 金三丽, 杨万通. 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CFIR)的构成要素解读.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1, 21(3): 355-360. doi: 10.7507/1672-2531.202008076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