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

糖友如何“粽”情端午节?

时间:2023-06-22


端午节,粽香四溢,家人朋友相聚过节。

 

但每年端午节前后,前来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人中血糖失控的比例都会升高。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主打美食,糖友也想像普通人一样吃粽子过节。

 

糖尿病人到底怎么吃粽子对血糖影响小呢?

 

粽子要有所选择

 

市面上售的普通粽子一般都是糯米制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膳食纤维,具有高糖、高油、高盐的“三高”特点,而且多数粽子中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蜜枣、豆沙等水果干。糯米的升糖指数是87,食用后血糖迅速上升,不利于餐后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者本身胰岛素的分泌就不足,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将餐后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因此尽量不吃含糖较多的豆沙粽、蜜枣粽等,而是选择添加了杂粮的杂粮粽子,如用糯米、红豆、黑米、燕麦等食材制成的粽子。

 

 

糖尿病患者最好自己制作粽子。给粽子当中添加一些粗粮如荞麦、糙米、燕麦米,豆类等,这样包出来的粽子对餐后血糖相对影响较小。粽子馅料不要添加肥肉,咸蛋黄和豆沙等高热量食材。并且粽子尽量包得小一点。

 

粽子要控制总量

 

 

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吃正餐时用吃粽子来代替米饭,不能当成点心或者零食来吃。粽子完全可以替代主食,一般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100g的粽子,可吃一个或者大半个,或者选择时下流行的迷你粽。

 

吃粽子最适合的时间是在早餐或者午餐时,晚上的时候胃肠道蠕动减慢、消化液的分泌减少,所以不适合在晚餐或者晚上吃,睡前两小时不要吃粽子。

 

吃粽子要多吃配菜

 

粽子只是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含有大量淀粉,易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吃粽子时,可以多吃一些配菜,先大量吃新鲜的蔬菜和其他食物,最后吃粽子,这样的顺序饮食,由于有蔬菜纤维素干扰粽子的消化吸收,餐后血糖的上升得较慢。

 

粽子是全淀粉类食物,还可以配绿茶或者普洱茶来解腻消食,也利于血糖的控制。

 

 

 

其实,糖尿病人的饮食原则是什么都能吃,关键是各种食物的量和比例需要掌握好。粽子属于高热量食物,只有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可以适当吃一些替代主食,而本来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很容易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所以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粽子,其实是他自身的血糖说了算!

 

糖尿病人在吃完粽子后,要记得监测餐后血糖水平,确保不会因为吃粽子导致血糖发生大的波动。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