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

小儿急性肠套叠

时间:2016-09-18

    肠套叠是指近端肠段及其肠系膜套入远端肠腔,导致肠梗阻的一种婴幼儿常见急腹症。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多见于肥胖健壮的2岁以内婴幼儿,为突然发病。肠套叠可致腹部绞痛,表现为原先安静的患儿突然出现明显烦躁不适,可有全身强直。双腿向腹部屈曲,表情痛苦,症状突发突止;无法表达的小婴儿则出现阵发性哭吵,发作间隙表现正常或安静入睡。随着病情进展,腹痛间歇可出现淡漠、嗜睡。常见呕吐,开始为不消化食物,继而吐胆汁样物,呕吐后可有全身扭动,屏气表现。肠套叠初期,结肠蠕动增加,肠腔内压升高,患儿排出少量正常粪便,后期粪便中出现血迹,随之因肠缺血坏死而排暗红色血块或果酱样大便。

    怀疑患儿肠套叠,可行B超检查协助诊断。超声检查没有电离辐射,诊断较精确,但主要用于那些临床表现不甚典型的肠套患儿。若患儿有典型的疼痛发作,排果酱样大便,应直接采用空气或液体灌肠复位。

     空气灌肠具有快速安全、操作更简单、并发症更少、射线照射时间更短等优点,目前已是肠套叠患儿首选治疗方法,复位成功率为75%~94%。若首次复位不成功,可在麻醉下再行试灌。肠穿孔是空气灌肠最危险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应立即在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处插入一粗针头,减张排气,并行急诊手术。如果患儿已有休克或腹膜炎症状,或灌肠复位失败,需行剖腹探查。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