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

小儿便血莫大意

时间:2013-10-13

门诊经常遇到便血的患儿,家长万分着急的同时也十分疑惑,往往觉得便血疾病不会发生在小儿身上,其实,小儿便血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小儿出现便血的原因很多,整个消化道出血都可引起便血。肛门排出的大便中带血,不管颜色是鲜红的、暗红的还是柏油样的,都称为便血。大多数便血都是由于消化道疾病引起的,但也可以是全身疾病表现的一部分,有时因吞入来自消化道外的血液也可引起便血

婴儿和幼儿便血多见于肠套叠、美克耳憩室、直肠结肠息肉、脱肛、肛裂等。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便血要考虑食管静脉曲张、溃疡病、直肠/结肠息肉、肛裂、过敏性紫癜等。

在外科最常见的便血疾病有肠套叠、美克耳憩室、直肠/结肠息肉、肛裂等。大便干硬,表面滴有鲜红血液,肛门有点滴鲜血,同时伴有排便痛,孩子大便时哭闹不安,大多是肛裂的表现。排干硬大便时撕裂肛门,以及肛门损伤或感染。家长要经常给孩子清洗肛门,保持肛周清洁并涂搽润滑药物,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洗肉水样、腥臭味,伴有高热、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此时多是小肠结肠炎的表现,此病凶险,变化快,死亡率高,家长须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肠旋转不良、肠重复畸形、食管裂孔疝等疾病也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而产生便血,大便多呈柏油样,当出血量大时也可有暗红色血便和呕血。也需及时诊治。

直肠息肉     多见于3—6岁儿童便血,特点为排便终了时出现鲜血,量少,不与粪便混杂。息肉通常长在肠壁的黏膜上,好像一个带蒂的肉疙瘩,通常如黄豆或蚕豆大小。位置低的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犹如一个红色肉球。因长期出血及息肉炎性刺激可导致腹泻,以至发生慢性贫血,消瘦,面色苍白,平时易感冒出汗,头发稀疏枯黄、生长发育缓慢等症状,息肉若不及时得到诊断及治疗,将会继续增大。如果患儿为单发性直肠息肉,可采用手术摘除而治愈,若为多枚息肉,则应分次手术治疗。

急性坏死性肠炎   便血特点为赤豆汤、洗肉水样、腥臭味,伴有高热、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出现休克。血常规检查的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美克耳憩室     一种先天性肠道畸形,多见于2岁以内小儿。便血特点为突然大量便血、先黑后红。采用同位素扫描对憩息伴出血可确诊。对美克耳憩室以手术治疗为宜。

此外,肠旋转不良、肠重复畸形、食管裂孔疝等疾病也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而产生便血。

小儿常见的便血原因有以下几个:

1、消化道疾病为便血最常见原因,包括食管静脉曲张、食管异物、溃疡病、急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肠套叠、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绞窄性肠梗阻、美克耳憩窒、肠息肉、肛裂等。

2、血液疾病新生儿出血症、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过敏性紫癜等。

3、其他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伤寒等,新生儿吞入母亲产道血或乳头破裂的血,鼻、咽、齿龈出血的吞入等。

4、食物或药物的影响。某些食物和药物也可引起大便颜色的变化,有时容易与便血混淆。如夏天吃大量西瓜和西红柿后可以使大便颜色变红,贫血小儿服用铁剂后大便可发黑,食用动物血后大便颜色也可发黑,这些由于食物和药物引起大便颜色的变化不属于便血。

孩子大便带血的时候家长先不要惊慌,要仔细观察出血,主要是观察血的颜色,性状,是覆盖在大便的表面,还是混在大便里面,鲜红色、暗红色还是柏油样便,而最严重的则是全部都是血便。

若小儿出现便血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另外建议: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的食物,可缓解小儿便血症状。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