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专题网
新OA
院史馆
本站首页
医院概况
就诊指南
入院服务
出诊信息
体检指南
医保服务
科室导航
价格公示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学术新闻
技术突破
人文故事
视觉省医
电子院报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科普讲堂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招采信息
医疗工作
医疗公告
医疗动态
护理工作
护理公告
护理动态
科教工作
科教公告
科研动态
教育培训工作
研究生工作
临床试验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工作
党纪学习教育
本站首页
医院概况
就诊指南
入院服务
出诊信息
体检指南
医保服务
通用政策
省直医保
郑州市医保
省内异地医保
跨省异地医保
科室导航
内科
外科
妇儿
眼科
脑血管病
急危重症医学部
生殖与遗传
综合
医技
药学
健康管理科(体检)
国际医疗中心
职能部门
价格公示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学术新闻
技术突破
人文故事
视觉省医
电子院报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2年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科普讲堂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人事招聘
招采信息
医疗工作
医疗公告
医疗动态
护理工作
护理公告
护理动态
科教工作
科教公告
科研动态
教育培训工作
研究生工作
临床试验
皮肤科
首页
>
就诊指南
>
科室导航
>
综合
>
皮肤科
>
健康教育
>
正文
科室简介
专家介绍
工作动态
健康教育
优势技术
皮肤美容
吃这些药,要躲着太阳走 | 药物致光敏反应一览(转载)
时间:2020-06-30
01
药物致光过敏反应
药物的光敏反应是指在服用或局部使用某些药物后,暴露于日光(主要为紫外线UVA、UVB)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根据发生机制可分为光毒性反应(主要发生于系统用药)和光变态性反应(局部、系统用药所诱发)。
1
光毒性反应
主要发生于系统用药,可发生于任何人,一般首次用药后经日光及类似光源照射,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即可发生,发病在面部、胸上V型区、四肢等曝光部位皮肤。
临床表现类似日光性皮炎,为水肿性红斑,严重者出现水疱,自觉有灼热感和刺痛感。光毒性反应的强度与光敏感药物浓度和光照射时间、强度有关。除去光敏物及避光后,反应消退较快。
2
光变应性反应
可由局部及系统用药所诱发,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者,小剂量光敏感药物和微弱阳光照射就可能发生反应。反应发生除与药物有关外,还和遗传、过敏体质有关。
光变应性反应首次发病一般有24~48h的潜伏期,皮疹除发生于曝光部位外,还可以迁延至非曝光部位。
临床表现为湿疹样观,可见红斑、丘疹、水疱或渗出,一般不留色素沉着,慢性损害可以使皮肤肥厚或苔藓化,部分可能发展成慢性、持久性光敏感性反应。
02
哪些药物可引起光敏反应?
主要有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抗真菌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抑郁药和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利尿剂、磺脲类降糖药、心血管药物、抗组胺药、部分抗肿瘤药、维甲酸、中药等。
1
抗菌药物
① 喹诺酮类:
主要表现为光毒性反应,喹诺酮类的光过敏反应和药物本身的结构有关,其引起光毒性反应的作用强弱顺序为:司帕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托舒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但是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对紫外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在治疗条件下不存在光毒性。总之,服喹诺酮类抗菌药必需避免暴晒,另晚间应用可以减少此类不良反应。
② 四环素类:
临床表现为光毒性反应,主要表现晒伤样反应,另外有扁平苔藓样反应、假卟啉症、光照性甲脱离表现,系由服药后药物汇集于皮肤真皮内层所致。早期以手足、口鼻出现刺麻等异常感觉为主,继之在裸露部位出现红斑、皮肤色素沉着,偶见大疱。
引起光过敏反应的药物有金霉素、土霉素、米诺环素、美他环素、多西环素、地美环素。其中以后两者最易发生光过敏反应。
③ 磺胺类:
临床表现为光毒性反应。主要有复方磺胺甲噁唑、柳氮磺吡啶、磺胺嘧啶、对氨基苯磺酰胺及磺胺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氨苯砜与磺胺药有交叉过敏,也可引起光敏性皮炎。
④ 抗真菌药:
灰黄霉素可引起严重的光毒性反应,引起尿、肝卟啉病,并可诱发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此外还有酮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近年来相继有特比萘芬诱发SCLE的报道,分析可能与其诱导光过敏反应有关。
⑤ 其它抗生素:
氯霉素、氨基糖苷类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抗结核药(如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钠),均有引起光毒性反应的报道。
2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引起光过敏反应的有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扶他林)、布洛芬(芬必得)、氯诺昔康、保泰松、萘普生、吡罗昔康、酮洛芬,美洛昔康等,可表现为光毒性或光变应性反应。
3
利尿剂
呋塞米(速尿)、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蝶啶等可有光过敏反应,皮肤损害的形态多种多样,而报道最多的是氢氯噻嗪(双克),可引起光毒、光变态、红斑狼疮样反应。
4
心血管药物
引起光过敏反应的有胺碘酮、奎尼丁、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吲达帕胺、心得安、氯沙坦、缬沙坦等。对于长期服用胺碘酮的病人,有超过50%的患者可在曝光区出现蓝灰色色素沉着。
5
降血糖药
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磺脲类降糖药可引起光变应性、扁平苔藓样变、假卟啉症反应。
6
消化系统药物
引起光过敏反应的有雷尼替丁、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
7
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吩噻嗪类)
盐酸多塞平、氯丙嗪、奋乃静、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等,涉及光毒性及光变应性反应,氯丙嗪可以产生蓝灰色色素沉着。
8
抗组胺药
偶可引起光过敏反应的有氯苯那敏(扑尔敏)、赛庚啶、色甘酸钠、苯海拉明、氯雷他定(开瑞坦)等。
9
避孕药
含雌激素、黄体酮的口服避孕药引起的光过敏反应相继有报道。
10
抗肿瘤药
甲氨蝶呤、氟尿嘧啶(5-FU)等对光较敏感,服用后易出现光敏感性皮炎。
03
预防措施
一天服用一次的药物若非必需早上服用,则可以选择在晚上服用,以减少可能发生的光过敏反应。
在服用上述药物期间,尽量减少在日光下活动的时间。要注意防晒,特别是阳光比较强烈的夏日,外出时要撑太阳伞、戴遮阳帽或太阳镜,避免穿短袖上衣,皮肤裸露部位涂防晒品。
04
发生光敏反应,怎么办?
首先是停用药物及避光,给予局部冷敷及外用润肤霜;
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抗炎,抗组胺药可以减轻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或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
有些药物必须应用时,应严格避免日晒,可通过缩短用药时间、减少药物剂量以及晚间睡前应用来减少光过敏反应的发生。
当不可避免接触光时,可以选择针对紫外线有广谱作用的防晒品。
文章来源:
药评中心
微信号:gcplive
上一篇:
特应性皮炎需要查过敏原吗?
下一篇:
【科普】容易被家长忽略的特应性“湿疹”
相关动态
2025-03-01
巡视公告
2025-03-06
我院参加2025年河南省“学雷锋 我行动”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活动
2025-03-05
“医路香伴 芬芳时光”香薰蜡牌创意工坊DIY活动成功举办
2025-03-04
消化道肿瘤多学科研讨会举办 永城区域骨干医师受益
2025-03-04
透析妈妈终圆梦 多学科护航河南首例透析患者成功分娩
2025-03-03
第26届全国“爱耳日”大型义诊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