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

【get新技术】皮肤CT---皮肤科医生的透视眼

时间:2017-08-30

病理检查大量应用于临床和科研,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了强有力帮助,但是病理取材存在一定的创伤,给患者带来痛苦。

那么, 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免受“皮肉之苦”的前提下解决这一问题?
好消息!
我院皮肤科新进引进一台皮肤CT,帮您解决这一难题。
皮肤CT追忆八十年代        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CM)简称皮肤CT,可以快速获得实时、动态的皮肤微解剖图像,减少不必要的皮肤活检。皮肤CT特征①无创性,患者的依从性较高;②可实时动态地对皮损进行检测,成像迅速;③数据易于存储和输出;④可进行光学断层观察,被形象地称为“细胞CT”,可实现立体三维重建;⑤可进行定量观察,提供显微测量参数的优点,被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诊断中临床用途专家这么说
目前国内外学者报告该技术不仅在黑素瘤、基底细胞癌、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等的诊断和治疗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炎症性及色素性皮肤病如银屑病、白癜风、黑变病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具有一定意义。比如:脂溢性角化病与鲍恩病在临床上较常见,有时两者临床表现相似,容易发生误诊。SK属于表皮良性肿瘤,鲍恩病属于原位鳞状细胞癌,两者组织病理不同,治疗方法及预后亦存在差异。若运用RCM技术对二者进行鉴别,脂溢性角化病RCM图像特征:有表皮脑回状结构,另有角蛋白充填的囊性包裹体,表皮突呈小梁状下延;鲍恩病RCM图像特征:表皮中下层细胞灶状排列紊乱,体积较大,细胞形态不规则,有明显的异形,真皮浅层散在单个核细胞浸润。脂溢性角化病与鲍恩病在RCM成像上呈现的不同特征性,可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出帮助,指导临床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减少病人的"皮肉之苦"。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