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

双磷酸盐性颌骨坏死相关知识

时间:2014-09-28

双磷酸盐类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开发出的一类新型骨吸收抑制剂,目前作为一线用药被应用于治疗破骨细胞介导的骨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症、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肿瘤骨转移、变形性骨炎(Paget病)等。该类药物可影响颌骨代谢,引起颌骨骨髓炎,称“化疗性颌骨骨髓炎”。双磷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自2003年首次报道,随后因相关病例报道日渐增多而逐渐引起国际关注,国内目前对此病尚缺乏认识,目前涉及颌骨坏死的双磷酸盐药物主要是唑来膦酸(择泰)和帕米膦酸,为此,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04年8月25日更新了两药的说明书,加入了可能引发下颌骨坏死及相关内容。
双磷酸盐对骨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的作用机制已经形成了各种假说,而骨改建抑制假说已经成为各种假设的基础。颌骨是人体各部分骨骼中改建最活跃的的部分,另外它们是体内唯一通过牙齿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中的骨骼。牙周病和牙髓感染需要骨转换的增加。在正常健康的环境中,修复过程会随即展开。如果存在骨骼的微损伤,同时骨转换减少、矿质过多,病伴有血管生成减少,那么拔牙等小损伤也可发展为不可愈合的伤口,且办法因口腔污染而带来的持续感染,并最终发展为骨坏死。颌骨坏死的主要表现为疼痛、牙齿松动、牙脱落,牙龈肿胀、牙槽骨暴露、局部麻木等,进而是反复的口腔感染,根尖周炎,间断或持续的流脓,甚至形成口腔瘘管。有研究发现,在308例双磷酸盐相关性骨坏死病例中,下颌骨坏死为65%,上颌骨坏死为26%,两者均有累及为9%。正常情况下,上颌骨因含有丰富的生理血供结构不易发生感染,双磷酸盐的抗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是增加该部位发生骨坏死风险的因素之一。
有学者通过对乳腺癌病人使用二磷酸盐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9%的乳腺癌病人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二磷酸盐治疗过程中出现颌骨骨坏死。其中六个人近期有牙槽手术的经历。所有的患者接受过唑来磷酸盐的治疗。其中,使用二磷酸盐的时间和接受的治疗周期是出现颌骨骨坏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颌骨坏死的治疗是非常困难的,清创术有时无法完全去除坏死骨,并使毗邻骨更多的暴露出来,导致骨坏死进一步恶化。由于瘘管形成和局部感染组织血供不丰富,局部覆盖粘膜瓣可能无效,上颌骨坏死可能会上行感染至鼻旁窦而需行内窥镜手术(本病例就同期行鼻内镜下双鼻窦开放术)。最初以抗生素和局部清创的保守治疗为主,对于骨坏死持续进展的顽固性病例,根治性手术成为毕业的治疗措施。手术适应症包括药物治疗无效的持续性肿胀和引流口经久不愈、骨质暴露、慢性疼痛、口腔上颌窦瘘和鼻旁窦的继发感染等。
颌骨坏死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且预后较差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预防双磷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恶性肿瘤的患者,术后如果有放化疗可能者,应建议其在放化疗之前接受口腔科检查,诊疗口腔内存在的隐患(阻生齿、龋齿、残根、牙周炎、根尖周炎等)。另外需定期(6个月或更短时间)进行口腔检查及护理;对于有恶性肿瘤病史、放化疗病史且需进行口腔科有创诊疗的患者需详细询问病史,必要时与肿瘤科治疗医师密切配合,更换、减量、或暂停相关药物应有等措施,尽量降低颌骨坏死发生的几率。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