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发病率在普通人群中占比较高,而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发展到需要手术的程度,但是痔疮手术后的病人因为护理不当导致术后痛不欲生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以讹传讹让很多本该手术的病人望而却步,怎样在痔疮术后科学护理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伤口愈合速度、疼痛控制效果以及复发风险。以下是科学、细致的护理密钥,帮助您顺利通关。
1.伤口护理:
清洁:使用温水冲洗(如带冲洗功能的智能马桶盖、电动坐浴盆)最理想。若用纸,选择湿厕纸或无酒精婴儿湿巾,从前往后轻柔沾拭,绝对避免用力擦拭。
坐浴(重中之重):
时间:每次便后及早晚各一次。
方法:电动坐浴盆装约10cm深的温水,可加入少量医生开的药液。将臀部完全浸入水中,浸泡5分钟。
作用:清洁伤口、缓解疼痛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愈合。
2.创面用药:
止痛型: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奥布卡因凝胶(快速缓解灼痛,疼痛时应用)。
促生长型:牛碱性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加速上皮爬行,后期创面生长过程中使用)。
抗炎消肿型:肛泰软膏、马应龙痔疮膏等(术后常规应用,一天两次)。
3.疼痛管理:
按时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
排便前30分钟可加服一次止痛药预防剧痛。
避免久坐久站(使用中空坐垫分散肛门压力),避免劳累,保持大便通畅。
坐浴或冰敷均可缓解疼痛。
4.排便管理:
高纤维饮食:燕麦、西兰花、火龙果、奇异果、香蕉等
足量饮水:每日1.5-2升(温开水或蜂蜜水)。
药物辅助:乳果糖、聚乙二醇等药物应用
时间控制:小于10分钟,勿久蹲、勿用力努挣。可尝试晨起或餐后(胃结肠反射)排便。养成每日定时排便习惯,保证每天排便一次。
5.必须警惕的危险信号(立即就医)
出血:术后少量出血属正常现象,如出现持续滴血、喷射状出血或排出大量血块可能存在大出血的情况,需要纱布压迫出血部位后就近医院及时就医。
感染征象:肛门剧烈疼痛、局部红肿、黄色脓性分泌物、发热(>38℃),考虑存在伤口感染可能,需要及时到医院复查查看伤口恢复情况, 必要时需要予以消炎药应用。
排便及排尿困难:术后因肛门疼痛导致括约肌痉挛可能出现排大便困难可能,尝试自主排便失败时需要来院在医师指导下排大便,如排尿不畅可尝试温水毛巾敷在小腹促进排尿,排出困难或者不能排尿时可能存在尿潴留的情况,需要来院予以留置尿管
肛周水肿:术后肛周极易出现水肿情况,轻度水肿为正常现象,一般无需处理,如出现较为厉害的水肿可以应用消肿药物口服或者外敷硫酸镁溶液纱布。
肛门狭窄:痔疮术后出现排便逐渐变细如铅笔,需要警惕肛门狭窄可能,尤其是创面较大的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让手术医师评估肛门恢复情况。
伤口的科学护理是您痊愈最坚实的后盾。每一次温柔的冲洗、规范的坐浴、规律的排便、定期的复诊,都在为康复之路铺下基石。(作者:胃肠外科 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