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导师团”,他们肤色不同、国籍不同,却同样造诣深厚、名闻遐迩。
有这么一群学员,他们省域不同,年龄有别,资历过硬,却都求知若渴。

5月27日,Juha神经外科学术大会暨Juha神经外科大师培训班在郑州启动。
培训班由河南省人民医院主办,河南省脑血管病医院承办。芬兰驻中国公使(副大使)Tarja Kangaskorte(卡雅?康佳斯凯特)女士,尤哈国际神经外科中心主任、赫尔辛基大学中央医院名誉主席Juha Hernesniem(尤哈)教授,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黄玮、医政医管处处长田常俊、合作交流处处长郭万申,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顾建钦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陈传亮主持。
“导师”和学员规格有多高?
都是国内外精英!
到会的外籍专家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斯洛文尼亚等国家的知名医疗机构,当然还有我国神经外科领域的多名学科带头人,可谓群贤毕至。
尤哈教授已与河南省人民医院签约,建设Juha国际神经外科中心。他曾担任赫尔辛基大学中央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并带领这一中心成为欧洲最大的脑血管病治疗和科研中心。他的手术视频、学术著作是全球神经外科医生们学习的典范。
斯洛文尼亚国际神经外科与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神经外科医学博士Vinko Dolence(维克?道伦斯),在海绵体内病变方面有着丰富的手术经验,曾受邀到美国的9个州和其他大陆的21个国家,对众多颅底病变患者实施手术。
梅奥诊所血管神经外科主任Giuseppe Lanzino(杰赛普?兰吉诺)教授,在脑肿瘤、脑动脉瘤、烟雾病、颈动脉狭窄、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畸形等治疗领域均有丰富经验、独到见解。
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八千代医疗中心神经外科主任Akitsugu Kawashima(川岛明次)教授,在颅内血肿、巨大脑动脉瘤、脑血管搭桥、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等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这些国外知名专家将联手加拿大多伦多西部医院脑血管研究院教授Hugo Andrade(雨果?安德拉德)、瑞士苏黎世大学医学院教授Ajmal Zemmar(安吉蒙?萨玛),以及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姜卫剑、刘建民、张鹏、徐斌、李天晓等,共同开设Juha国际神经外科大师精品班课程,为学员们奉上连续5天、接连40台的经典手术现场演示。
课程其间,还将设置学术讲座和病例分析环节,为学员创造与大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共计百余名,大多为国内三级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业务精英等,均有着数百或上千台神经外科手术经验。
究竟怎样才能晋身为大师?
尤哈教授传授心得
对专职来到河南工作,尤哈教授信心满满,决心要为神经外科领域带来新气象,培养出一大批精英。
“1997年,当我在赫尔辛基成为新的教授和主任时,护士长对我说,你确实认为你能够改变什么吗?”尤哈教授说,他没有回答护士长。但1997~2015年,在赫尔辛基大学中央医院,他几乎改变了一切,带领这一中心成为欧洲最大的脑血管病治疗和科研中心,远高于自己的最高梦想。
如今,来到河南,他又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尤哈教授表示,“我把在赫尔辛基的全部经验,和我的整个世界搬到了河南!”
那么,尤哈教授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大师级地位的?
1947年,尤哈出生于芬兰尼莫宁一个人口不到百人的小村庄。26岁时,他正式成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1973年至今,45年时间里,尤哈教授先后主导参与了7万余例神经外科患者的治疗,参与的手术台数达1.6万台,其中脑动脉瘤和脑部肿瘤等高难度手术达半数以上。由一名乡村男孩,成为享誉世界的专家。
他认为,支撑走到今天的,是艰苦的专业训练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具体到神经外科手术,他强调“快速、简洁、高效”。
周详的手术计划,能缩短手术过程,更安全且为患者省钱。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没人能独立完成整个手术。
永不松懈的研究精神也是成长为精英必不可少的。每位医生都应该把学术研究当作终身追求目标,把他所做的任何事都记录下来,这可能对其他人有用。多年来,尤哈教授先后发表过600多篇论文,被引用过1.7万多次。
永不衰减的学习劲头,则是专业技能始终保持领先的动力。要有能力解决新出现的难题,避免不良结局。术后并发症不是神经外科医师的宿命,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医师专业技能知识不过硬!
为自己寻觅一位医术精通、手术娴熟、善良仁慈的导师,多向他学习。勤奋地游学,开拓视野,广泛汲取经验。
当然,大师级人物还应该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广阔的胸怀,理念、技术上要能联通国际,要做好学术带教,高标准训练团队中的年轻人,鼓励超越自己。
这样的学术盛宴以后还有吗?
在省医将成为常态!
顾建钦院长介绍,这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去年底正式与尤哈教授签约、建立Juha国际神经外科中心后的一次学术交流盛会,也是神经外科迈向国际的全新尝试。
尤哈教授表示,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人对前辈的传承、超越与提升,河南省人民医院提供了一个国际性的交流展示、培养新人的舞台,意义深远。希望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引入河南,提高神经外科诊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康复、安抚。今后,他将与省医神经外科团队一道,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神经外科中心,致力为为海内外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肿瘤等患者提供可定制的精细化医疗服务;开展基于中国疾病谱的脑血管疾病综合治疗和大数据研究。
芬兰驻中国公使卡雅女士表示,就在今年,芬兰被评为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度。其中,芬兰人的幸福感来源之一,包括健康质量。芬兰在脑成像、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方面世界领先,芬兰的神经外科专家也在全世界得到广泛认可,尤哈教授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去年以来,芬兰和中国在众多领域开展了国际合作,其中Juha国际神经外科中心是里程碑式的合作项目之一,为今后更多欧洲国家与中国开展医疗合作提供了一个样本。
黄玮巡视员说,这次盛会,开阔了国际视野,有助于提高诊疗能力和水平。尤哈教授团队长期在河南专职工作,将惠及亿万群众,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国际水平的治疗。本次培训班,也是河南医疗卫生事业走向国际的坚实一步。

据了解,2017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与尤哈教授团队携手成立了Juha国际神经外科中心,省医正式聘请尤哈教授为河南省脑血管病医院特聘首席专家、Juha国际神经外科中心主任。按双方协议,从今年7月1日起,尤哈团队将在省医专职工作3年。今后,同样规格的培训班将在省医成为常态。
河南省脑血管病医院是依托河南省人民医院成立的“院中院”。医院整合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神经康复、影像科、急诊科等多个学科的临床诊疗资源。目前,医院基本搭建起了立足中原、辐射全国、联通国际的神经外科学术平台,让河南的神经外科学者能够时刻追踪、牢牢掌握国际前沿信息和技术,并通过这个平台,向国内外同行们展示本院神经外科治疗的发展和创新。
我是省医人,我愿为您服务!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