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医院”成为很多人心目中一个敬而远之的敏感地带。而当记者2月1日走访河南省人民医院后,切身感受到这里构建起了一张安全、精准、高效的疫情防护网,就医患者科学分流,就医环境合理有序,医护人员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令人倍感欣慰、踏实放心。
走进门诊西区一楼大厅,随着“嘀”的一声响起,一台高杆红外线智能测温仪开始发挥了作用。“这台测温仪可以迅速准确检测到体温,即便是在拥挤的人群中也不会影响它的正常工作。”一旁的两名工作人员锻炼出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辨别能力,在测温仪的帮助下,牢牢把守着入门的第一道“关口”。

紧接着,前方走不了几步,就能看到标有“预检分诊”字样的桌子一字排开,坐在后方的是从头到脚“全副武装”的分诊人员,他们的任务是要为每位来院患者划分合理的就诊路线。
“这个地方是医院为了防控这次疫情花心思设置的,也是疫情防控中重要的初筛环节。”在副院长孙培春的指引下,记者看到,预检分诊处清晰地划分为“武汉及接触史患者”和“普通发热患者”分诊处,每处预检分诊台都严格按照病毒传播安全距离而设置,避免了患者之间、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经过体温监测、预检分流,两类发热病人就分别被引导到不同的区域就诊。对于武汉及接触史的发热患者,还会有一名工作人员专门陪同引导就诊。

如此严格、科学规划的预检分诊,目前分布在病人集中的门诊西区、门诊东区、急救中心3个地点。“这样一来,发热患者在刚入院就实现了合理分流,通过不同的诊疗路线确保救治的安全、精准、高效。”孙培春说。
发热门诊几乎成了此次疫情防控中每家医院的“标配”。配合前期的预检分诊,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发热门诊同样实现了区域分设。设立在门诊西区二楼的急诊呼吸发热门诊,负责收治与武汉不相关、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发热病人;位于院内西北角公共卫生医学中心的感染发热门诊,被称为这次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为确诊、重症、留观、隔离病人提供救治。
“目前在这栋楼里工作的不但有今年已经62岁的知名感染病专家尚佳带领的专家团队,还有一群年轻的90后护士,很多人已经十几天吃住在楼里,没出过病房半步。”谈到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院长邵凤民十分感慨。
“感觉在这里工作都不分彼此了,全靠身材、步态、手势来认人,但大家都抗击疫情都信心十足,病人现在身体状况也都很稳定。”隔离病房护士长李静通过微信对记者说道。
现阶段,基层医院的疫情防控与患者救治是备受关注的焦点。省人民医院在此也做足了“功课”。这几天,互联智慧医学中心的远程会诊比平时还要忙碌,正式启用的“联防联控—发热患者远程会诊中心”让基层医院及时享受到了省级医院专家的“隔空”把脉问诊;而同步开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线上咨询服务门诊,为主动居家隔离的市民提供了切实的便利……
一路走来,曾经“恐惧、冷漠、悲凉”的印象被打破,更多的感受是“温馨、和谐、有序”。就在采访结束时,记者又得到一条消息,截至2月1日,省人民医院已收治14例确诊病人,无死亡病例,是全省收治确诊患者最多的省级定点救治医院;共有2976例发热病人来院就诊,全部实现了合理分流,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全院医务人员“零感染”。这份成绩,来自医院的科学布局和合理规划,更来自全体医护人员的尽职尽责、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