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提升医疗服务十大举措(2021年版)》的文件要求,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河南省人民医院全面实施提升医疗服务十大举措。从预约挂号到支付结算、从专家保障到就诊体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对每一个就诊环节精心设计优化,实实在在让患者受益。
预约服务精准化。医院开通多种预约挂号方式,涵盖医疗机构网站、微信公众号、电话、自助设备等多途径,并且建立了院内多途径预约挂号号源统筹协调机制,根据患者就诊量变化,可动态调整门诊开放号源量。分时段、精准化的预约有效减少了患者排队时间,“全程、全时、全科”的服务方便了患者及时就诊。截至目前,2021预约诊疗率达81.01%。
支付方式多样化。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现金、自助机……在省医,多种支付方式让付款轻松简单。人工窗口均已实现“全覆盖”支付方式,自助服务机已实现多途径充值。此外,医院还为出院结算、报销的患者开通了费用“原路退会”功能,减轻携带大量现金的隐患。
门诊取药便捷化。为了方便群众寻医用药,一解燃眉之急,医院特设急诊药房和互联智慧自助药房提供24小时取药服务。草药房中药饮片(包括颗粒剂)3小时即可完成取药,患者还可以申请代煎、配送服务。医院还开设了用药咨询处,专业药师提供用药指导服务。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药房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提升取药体验感。
综合服务集中化。为了方便门诊和入、出院患者,省医还在门诊西区一楼大厅设置了“一站式”患者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可为患者提供轮椅、平车(推车)、饮用水、包裹寄存等便民服务;提供医学诊断证明书、身份证件复印等服务;提供就医咨询、指导、预约、医保、物价、异地转诊及慢病相关政策咨询;提供检查结果代邮寄、电话或网络反馈服务;提供住院预约、床位协调、住院手续办理等服务;提供24小时入、出院服务及咨询服务;提供志愿者服务。
多学科诊疗(MDT)高效化。医院不断完善多学科诊疗机制,及时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学科综合诊疗服务,提高诊疗效率。建立MDT(多学科诊疗)专家团队,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借助信息平台,实现门诊多学科诊疗的精细化管理。截至目前,46个多学科诊疗团队在门诊成熟运行,全院累计开展门诊多学科综合诊疗服务1822例。
远程医疗常态化。建立覆盖广泛、高效协调的远程医疗协作网络,联通省内外130余家医院,常态化开展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疗、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超声诊断、远程教育培训、多学科会诊网络直播等远程医疗服务活动。截至目前,互联网医院完成就诊人数3.3万余人次,共开展远程视频会诊33897例,102家协作医院实现远程会诊,学科间会诊654例;远程心电会诊100273例,远程病理会诊80022例,远程影像会诊4164例,远程超声会诊182例。
用血费用报销简约化。对于无偿献血者及其家庭成员临床用血费用,医院与采供血机构信息互通,采用“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办理直接减免服务。在出院结算时,直报“患者用血”费用,并在指定区域明晰告知。截至目前,共为160名患者直免垫付金额29万余元。
病案复印便民化。医院现在已开通线下、线上病案复印和邮寄服务。患者有两种渠道可进行办理。线下复印:患者出院10个工作日之后可在2号楼负一楼病案科办理病案复印。出院当天即可在2号楼一楼中国邮政病历复印邮寄处办理病案邮寄。线上复印:微信公众号搜索“病案通”或者“河南省医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根据提示,即可完成复印申请和邮寄。
膳食服务科学化。“营养食堂”和“营养门诊”一直备受患者青睐,可为患者提供适合病情治疗需要的基本膳食和治疗膳食服务。医院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疾病营养和健康教育,在出院时提供膳食营养指导,普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相关科普知识,倡导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
公共厕所洁净化。医院常年保持干净整洁的就诊环境,公共厕所更是如此。在省医2334个公共厕所,环境干净卫生,设施一应俱全。厕纸、擦手纸、洗手液、自动感应水龙头、医疗扶手、防水防指纹银镜、感应皂液器等,为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提供人性化服务,厕所内设置挂钩,方便患者悬挂输液瓶等物品,让患者安心“方便”的同时,更舒心。(门诊办 宣传部)